在美妆护肤产业链中,膏霜罐看似不起眼,却是承载面霜、眼霜、面膜等高活性成分的 “微型实验室”。从古代的瓷罐到现代的真空罐,它的每一次迭代都凝聚着材料科学与用户体验的深度融合。本文将从功能进化、材质奥秘、选购指南三大维度,带你重新认识这个与肌肤健康息息相关的 “小容器”。
膏霜罐的核心使命始终是 “保护内容物活性”,但不同时代的技术解法截然不同:
1. 敞口罐时代(19 世纪 - 20 世纪初)
最早的膏霜罐多为玻璃或陶瓷材质,采用螺旋盖设计,仅能实现基础密封。由于频繁开盖接触空气和手指污染,面霜中的油脂成分易氧化酸败,保质期通常不超过 3 个月。
2. 按压旋开罐(20 世纪中后期)
随着防腐剂技术发展,塑料材质开始普及,罐口增加了密封圈设计。典型代表如 “广口亚克力罐”,通过螺纹与罐身紧密咬合,减少空气进入,但仍无法避免手指挖取时的二次污染。
3. 真空罐时代(21 世纪至今)
为解决 “活性成分失活” 难题,真空罐应运而生:通过按压泵头将膏体从底部向上推,全程隔绝空气和细菌。实验数据显示,相同配方的面霜在真空罐中储存 6 个月,活性成分保留率比普通罐高 42%(来源:《国际包装技术期刊》2022 年实验报告)。